“外甥打灯笼照旧”是一句中国民间歇后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寓意 该歇后语利用“舅”与“旧”的谐音,表达“事情还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的意思。例如:
- 老师换了教学方法,但学生状态“外甥打灯笼——照旧”
- 工作流程多年未改,仍“照旧”执行
谐音来源
“舅”与“旧”发音相近,外甥打灯笼本为传统习俗(如北方地区正月十五送灯笼),谐音后形成“照旧”的双关表达。
二、文化背景
传统习俗
在北方部分地区,长辈会在元宵节(正月十五)送灯笼给外甥,寓意“照舅”(谐音“照旧”),祝愿其健康成长。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对事物保持原状的比喻。
历史典故
有传说称朱元璋封侄子李文忠为“十王千岁”时,仍让李文忠挑灯笼,从而衍生出“外甥打灯笼——照舅”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谐音表达。
三、用法示例
褒义: 形容坚守传统或规律,如“公司经营多年仍保持老样子,真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贬义
四、相关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舅:直接点明谐音关系
送走客人才来做午饭——吝啬鬼:通过场景联想表达性格特征
综上,该歇后语通过谐音和传统习俗结合,成为汉语中表达“守旧”或“不变”的经典表达形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