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背经典篇目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节选: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节选: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二、补充推荐篇目
《五丝》(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适合理解端午习俗)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选: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三、学习建议
配图辅助: 通过插图理解诗中“竞渡”“包粽”等场景; 诵读练习
文化背景:了解屈原等历史人物,感受诗中爱国情怀。
建议优先选择篇幅较短、意象鲜明的《端午》和《小重山·端午》,再逐步扩展到其他作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