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的诗句,中国古典文学中流传着许多赞颂母爱的经典作品,以下为精选整理:
一、传统经典名篇
1.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以细腻笔触描绘母爱的伟大,被后世广为传诵。
2. 《蓼莪》——《诗经》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开篇即以质朴语言歌颂父母养育之恩,奠定中华文化伦理基础。
二、现代抒情佳作
1. 冰心《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有的被海鸟衔去,但总有一只船儿完成了它的使命,回到我的手中。”
以纸船为意象,表达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与爱意。
2. 舒婷《致橡树》(节选)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虽然原诗主题为爱情,但其中平等、坚韧的意象也可引申为对母爱的理解。
三、其他经典引用
韩愈《送区弘南归》:“独子之节可嗟唏,母附书至妻寄衣。”
白居易《母别子》:“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未直接写母,但表达普遍的亲情)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母爱的多样性与永恒性,既有具象的劳作场景,也有抽象的情感表达,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母性光辉”的文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