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才、用才、育才的经典名言警句,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选才理念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 《孟子·梁惠王下》:强调需通过广泛考察而非盲目追随众议来选拔贤才。
"欲王则王佐至,欲霸则霸臣出;欲富国强兵,则富国强兵之人往"
- 曹植《汉二祖优劣论》:指出贤才会主动投身于国家所需,君主只需提供舞台。
"不拘一格降人才"
- 龚自珍《己亥杂诗》:主张打破常规,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选拔人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 胡瑗:明确指出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教化,教化成功则人才辈出。
二、用才策略
"用人不限资品,而择有材人能尽其才"
- 吴兢:强调能力才是选拔标准,而非出身或资历。
"用人之术,在不疑"
- 茅以升:主张对人才要信任并委以重任,才能激发其潜力。
"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材"
- 同样出自茅以升:信任是用人之道,只有建立信任关系才能实现人材价值。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
- 孙中山:说明人才得到充分发挥时,国家治理将事半功倍。
三、育才理念
"教化之道,贵在因材施教"
- 荀子《劝学》:强调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韩愈:通过勤奋学习与独立思考培养人才。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 郑板桥:以春苗生长比喻学习积累的重要性。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学习"
- 列宁:指出持续学习是天才诞生的关键。
四、综合启示
选才需结合德才兼备与实践考察,用才要注重信任与岗位匹配,育才则需因材施教与持续激励。古今中外的智慧表明,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而善用人才则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