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富五车”对应的常见搭配是 “才高八斗”,二者合起来构成完整表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才高八斗”
原指曹植的文采出众,后泛指文才极高。例如:
他才高八斗,文章写得如行云流水。
补充说明
出处背景
“学富五车”出自《庄子·天下》,原指惠施的书籍多到需用五车装,但含贬义,批评其学说杂乱。 - 后因《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赵括“谈兵富五车”的典故,演变为褒义成语,专指学识渊博。 - 明代《幼学琼林》进一步发展为“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德,学富五车”的固定搭配。
常见搭配
该成语常与其他赞誉词汇结合使用,如:
博学多才:形容知识广博且多才多艺。 - 见多识广:强调阅历丰富、见识广博。 - 反义词包括:胸无点墨(形容毫无学问)、才疏学浅(指能力不足)。
文化内涵
通过“五车”与“八斗”的数量对比,形成夸张表达,突出学识的浩瀚无边。例如:
现代语境中常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强调知识与才华的完美结合。
综上,“学富五车”与“才高八斗”相辅相成,前者侧重知识的广度,后者侧重才华的高度,共同构成对学识与能力的赞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