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经历(1924-1945)
1. 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
2. 1935年考入北平崇德中学,与杨振宁结为好友。
3. 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活动。
4.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两年后毕业。
5.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
二、留学与回国(1945-1950)
1. 1947年赴美留学,1949年修满普渡大学学分并获博士学位。
2. 拒绝美国优厚条件,1950年9月回国,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三、核武器研发(1950-1979)
1. 1958年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领导核武器理论设计。
2. 1964年10月16日,主持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 1967年,主导中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实现核技术突破。
4. 1972年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任院长。
四、晚年贡献与荣誉(1979-1986)
1.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 1984年指挥第二代核武器试验成功。
3. 1986年7月29日去世,享年62岁,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关键成就
中国首颗原子弹与氢弹的成功研制,提升国防实力。- 建立中国独立核武器研发体系,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提出“两弹一星”发展理念,推动中国核技术持续进步。
邓稼先以“两弹元勋”闻名,其一生奉献于国防科技事业,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