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廉的古诗,以下是10首经典作品及相关赏析:
一、直接表达清廉品质
《墨梅》 - 王冕
>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以梅花自喻,表达不慕虚荣、坚守高洁操守的情怀。
《拒礼诗》 - 况钟
> 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 >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 通过对比“清风”与“江南棉絮”,彰显为官清廉的悲壮感。
《离任》 - 况钟
> 捡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 > 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体现退休官员对廉政操守的坚守。
二、借古讽今或历史反思
《咏史》 - 李商隐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以历史兴衰为鉴,批判奢侈浪费,倡导勤俭治国。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 王安石
>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通过南朝历史反思奢华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三、以自然意象喻示清廉
《石灰吟》 - 于谦
>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以石灰自比,表达宁死不屈、坚守气节的信念。
《荷尽菊残》 - 苏轼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通过秋冬意象,隐喻高洁品格在逆境中的坚守。
四、其他相关作品
《题端州郡斋壁》 - 包拯
>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强调为政以清心直道为本,反对贪腐。
《三年为刺史二首》 - 白居易
>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以取石代赋表达对清廉自守的执着。
《入京诗》 - 于谦
>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短长。批判官场腐败,倡导“清风两袖”的为官理念。
总结
这些古诗通过咏物、叙事、历史反思等多种手法,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清廉品质的追求。既有个人品德的自我修养,也有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共同构成中华廉政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