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流行的网络词语反映了当年社会文化的热点现象和网络亚文化的兴起,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现象级流行词汇
打call 源自音乐现场粉丝互动行为,现泛指对偶像或事物的应援行为,如“为XX打call”。
尬聊
指强行聊天或无意义的对话,常伴随调侃语气,例如“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freestyle
原指说唱音乐中的即兴表演,因吴亦凡在《中国有嘻哈》等节目中的表现走红网络,成为年轻人表达随性态度的代名词。
二、生活热梗
皮皮虾,我们走
源自游戏主播的口头禅,被网友改编为魔性表情包,常用于表达无赖或调侃情绪。
我可能复习了假书
2017年考研季流行梗,源于对备考状态的自嘲,现多以表情包形式传播。
拿小拳拳捶你胸口
源自情侣互动场景,被网友制作成表情包,常配合撒娇或抱怨使用。
三、网络行为新词
打call文化
通过呼喊、荧光棒等方式与偶像互动的粉丝文化,成为2017年最具代表性的亚文化现象。
尬聊文化
描述强行社交场景,体现网络社交中普遍存在的沟通困境。
偷菜、不差钱
源自游戏《开心消消乐》等,衍生为形容轻松赚钱或消遣行为的俚语。
四、其他高频词汇
扎心了,老铁: 表达共鸣或批评的常用语。 求锤得锤
大吉大利,晚上吃鸡:结合游戏《绝地求生》的流行语,表达侥幸心理。
这些词汇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形成现象级流行趋势,部分词汇甚至成为年度网络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