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
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
清王淑《论书滕语》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
北宋苏轼《论书》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
唐徐浩《论书》
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
北宋苏轼《论书》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
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自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清刘熙载《艺概》
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
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 :清刘熙载《艺概》
字要骨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贴乃秀润生,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北宋刘熙载《艺概》
时时只见龙蛇走
笔下龙蛇似有神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凡作书要布置,要神采: 布置本乎运心,神采生于运笔 :清宋曹《书法约言》 南朝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 清朱履贞《书法捷要》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后》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川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南朝王僧虔《笔意赞》以言发意,意则应言,而手随意运,笔与手会:
故学书必先作气,立志高迈,勇猛精进:
夫欲书者,先于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盖士人读书,一要有志,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书山有路芳为经,学海无崖苦作舟
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
南朝王僧虔《笔意赞》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涵盖了毛笔字的书写技巧和艺术修养,还体现了书法与个人修养、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的紧密联系。希望这些名言名句能对您的毛笔字学习和创作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