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殊性和特性:
一、核心特性
无形性与不可见性 软件是无形的逻辑实体,无法直接观察其物理形态。工程师无法直接看到代码在硬件上的执行过程,只能通过运行结果和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复杂性
软件由大量模块组成,模块间存在显性或隐性的依赖关系。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这些依赖关系呈几何级数增长,导致开发和维护难度显著提升。
依赖性与环境性
软件必须依赖特定的硬件和系统环境运行,无法脱离环境独立存在。不同平台之间的差异要求软件具备可移植性。
易变性
软件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功能需求或硬件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涉及代码修改、架构调整或新增模块。
二、质量特性
软件质量通过以下十大特性评估:
功能性: 满足用户明确或隐含需求的能力,包括正确性、完备性和适合性。 资源利用率、时间特性及容量依从性。 数据保护能力,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和抗抵赖性。 用户学习成本、操作便捷性及满意度。 在规定条件下维持性能的能力,涉及成熟性、容错性和可恢复性。 修改错误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从一环境迁移到另一环境的能力。 用户文档的完整性和可理解性。 通过测试验证功能和性能的能力。 代码和组件的可重用性。 三、开发与维护特性 涉及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且存在高风险。 需持续修复BUG并适应技术变化,无法通过简单更换部件解决。 从开发到退役需经历多个版本迭代。 四、其他特性 无物理形态性能效率:
信息安全性:
易用性:
可靠性:
可维护性:
可移植性:
产品说明与文档:
可测试性:
可复用性:
开发成本高:
维护复杂:
生命周期长:
共享性:同一份软件可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成本低廉。
综上,软件的特殊性源于其复杂的逻辑结构、对环境的依赖以及人类智力投入的高度集成,而其特性则通过功能性、性能、安全等多维度进行量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