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与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
工作原理与技术特性:API 是一种软件接口规范,它定义了一组函数、参数以及数据格式,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在遵循特定规则的前提下,方便地访问和调用其他应用程序或系统所提供的数据与功能服务。API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开发语言与平台环境,从而促进了软件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实时数据交换
对象 CCHMIRuntime.HMIRuntime:可以在记事本中输入读取和写入代码,并存成 vbs 扩展名的文件,通过批处理文件来运行它们,实现 WinCC 变量的读写。也可以在 Excel 中使用类似的代码创建 VBA 脚本,实现 WinCC 变量的读写。
OPC UA 协议:许多软件提供 OPC UA 客户端接口,可以与 WinCC OPC UA 服务器进行变量的数据交换。例如,UaExpert 测试软件可以通过 OPC UA 实现变量的读写。Excel 加载 OPC UA ClientLibrary 后,也可以实现变量的读写。
WinCC 的 REST 接口:通过 REST 接口可以实现 HTTPS 通信方式下的 WinCC 变量实时读写功能。还可以使用 OPC UA HA、OPC HDA 接口或者 WinCC ODK 软件,通过编写相应的客户端程序来实现变量归档的读写操作。
EDI(电子数据交换)
工作原理与技术特性:EDI 是电子信箱技术的自然发展,通过交换网络将两个计算机系统联系起来,简化商务信息的传递。EDI 通信的双方是计算机,需要按照国际通用的消息格式发送和接收消息,整个过程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干预,提高了效率。
其他专有协议或接口
数字化口扫技术:例如 iTero 软件通过微信与隐适美会议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实现口腔诊疗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建议
选择合适的交换方式: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数据交换方式。例如,对于需要实时数据交换且需要跨平台兼容的应用,API 和 OPC UA 是不错的选择。对于需要高效、准确传递商务信息的企业,EDI 可能更为合适。
考虑数据格式和安全性:在进行数据交换时,必须确保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和安全性,以避免信息丢失或错误。
评估系统集成难度:不同的数据交换方式在集成难度和成本上有所不同,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和资源情况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