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软件需求时,应遵循以下步骤和结构,以确保需求的清晰、完整和一致:
引言
编写目的:阐明开发软件的目的。
项目背景:包括软件产品的名称、代码,以及项目任务提出者、负责人等相关人员信息。
术语说明:列出文档中使用的专门术语及其定义。
工程概述
待开发软件的一般描述:介绍软件的背景、目标和市场前景。
用户特征和水平:描述最终用户的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技术专长。
运行环境:包括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版本等。
条件与限制:列出开发过程中的约束条款,如必须使用的技术、工具等。
功能需求
功能划分:列举软件的全部功能,可以用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描述。
功能描述:对每个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外部接口需求
用户界面:描述用户希望的界面特征,如图形用户界面标准、屏幕布局等。
非功能需求
性能需求:规定软件需要达到的性能指标。
安全需求:描述软件的安全要求。
可靠性需求:规定软件不发生故障的概率。
资源使用需求:如内存、CPU等。
软件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预先估计软件开发和成本消耗。
用户界面设计
界面特征:描述用户界面的具体特征,如菜单布局、输入输出格式等。
数据需求
数据收集与处理:描述需要收集和处理的数据,以及数据存储和传输的要求。
其他需求
兼容性需求:规定软件需要兼容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可维护性需求:描述软件的可维护性要求。
可扩展性需求:规定软件的可扩展性要求。
评审与更新
需求评审:确保需求文档经过评审,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需求更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及时更新需求文档以反映变更。
通过以上步骤和结构,可以确保软件需求文档的清晰、完整和一致,有助于开发团队和客户对需求有一致的理解,并为后续的开发和测试工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