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数准备
基础参数:
确定齿轮模数(m)、齿数(Z)、压力角(a)、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等关键参数。
其他参数:
外径(D1)、齿高(h)、根径(D2)、厚度(B)、轴孔径等。
二、建模步骤
(一)基础几何体创建
圆柱体建模 - 绘制基准圆(分度圆)后,通过拉伸命令生成外圆柱体,设置厚度参数。
- 对于斜齿轮,需调整圆柱轴线角度以匹配螺旋角。
齿廓生成
- 在圆柱体上插入渐开线方程式曲线(如`db/2`),通过扫掠操作生成齿廓。
- 齿廓需根据模数和齿数调整参数,确保螺旋角正确。
(二)细节处理
齿顶/齿根圆
- 通过方程式调整齿顶圆(+2m)和齿根圆(-2.5m),并应用圆角处理。
孔与键槽
- 根据设计要求添加圆孔(如轴孔),并配合键槽结构。
倒角与圆角
- 对齿轮边缘添加倒角(如0.38m)和圆角处理,提升模型美观性。
(三)装配与优化
装配模式
- 切换到装配模式,将齿轮与其他零件(如轴、箱体)进行组合。
干涉检查
- 使用软件的干涉检测功能,确保齿轮与其他零件的配合精度。
优化处理
- 对关键部位(如齿根)进行网格细化,提升有限元分析的准确性。
三、注意事项
单位与坐标系:
建模前需统一单位,齿轮中心线位置需精确设置。
材料属性:
为齿轮添加金属材质(如钢),并设置密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属性。
标准化:
参考齿轮标准(如ISO)确保模数、压力角等参数符合规范。
四、后续操作
动画与仿真:
使用有限元分析(如Workbench)模拟齿轮的动态性能,分析应力分布。
文档与输出:
生成工程图纸(如剖面图、装配图),并导出模型为STL或IGES格式。
以上步骤可根据具体需求调整,例如使用Pro/E的边界混合命令快速生成齿形,或在中望3D中通过草图处理实现复杂齿廓。建议结合软件自带的参数化设计功能,提高建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