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模软件的显示方式主要取决于所选取模模式和硬件平台的差异,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常见取模模式
逐行式 按行计数,高位在前。适合硬件平台(如FPGA)的VGA显示,数据按行存储,符合硬件数据传输规则。
逐列式
按列计数,低位在前。常用于OLED等需要精确控制每个像素点的设备,通过控制8位二进制数据实现点阵显示。
行列式
兼具逐行和逐列特点,灵活控制显示区域。部分字模软件支持此模式以适应复杂字形需求。
列行式
与逐行式相反,低位在前,高位在后。需注意数据写入顺序与硬件定义一致。
二、显示流程与注意事项
数据写入规则
- 每次写入8位二进制数据,控制对应列的像素状态。
- 若某列无需显示,需写入全0(如0x00)。
字模生成与调整
- 输入目标字符后,需设置字宽(如14x16)、字高,并选择取模方式。
- 调整参数后生成字模数据,部分软件需将数据转换为固定格式(如C51格式)以供调用。
硬件适配
- OLED显示需注意像素排列方向(如P”字形需特殊处理)。
- LCD显示需匹配控制器(如SED1815、T6963)的输入格式。
三、示例说明
以OLED显示“北”字为例:
1. 选择14x16点阵,设置字宽14、字高16。
2. 采用逐行式取模,先写入0x1F(第一列竖杠),再写入0x05(第二列两横杆)。
3. 最终生成的字模数据通过驱动库函数调用显示。
四、工具推荐
PCtoLCD2002: 支持逐行/逐列/行列/列行取模,可生成中英文混合字模,适合Windows平台。 其他工具
通过合理选择取模模式并调整参数,字模软件可高效生成适配硬件的显示数据。不同平台(如FPGA、OLED、LCD)对数据格式和传输规则有特定要求,需根据硬件手册进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