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软件抄袭如何认定

59

软件抄袭的认定需要遵循以下标准:

接触+实质性相似-合理理由或合法来源

接触可能性:需证明被诉侵权人有可能接触到权利人的软件。例如,通过公证取证方式获得的被诉侵权软件源代码,如果被告对取证过程无异议或未能提出合理质疑并举证证明的,可以以原告公证取证的代码作为比对对象。

实质性相似:通过比对软件目标程序和代码,若被诉侵权软件与权利软件高度相似且无合理解释,可以认定构成侵权。实质性相似不仅指代码结构、逻辑上的相似,还包括算法、数据结构等核心功能的相似。

合理理由或合法来源:被诉侵权软件若无法证明其来源的合法性或存在其他合理理由,则其相似性更可能被认定为抄袭。

其他来源原则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被诉侵权人能够接触到权利人的软件,但如果其软件与权利人的软件在表达上不存在实质性相似,则不构成抄袭。

综合判断

在无法进行软件代码比对时,可以通过分析被诉侵权游戏的标题、作者信息、操作界面、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商标标识等方面与权利游戏的一致性来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

证据固定

一旦确认抄袭行为,应立即收集并固定证据,包括代码比对、公证取证等,以支持侵权指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软件抄袭的认定提供了法律依据。

建议

在面临软件抄袭指控时,建议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进行详细的代码比对和取证工作,以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合法性。

同时,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避免因抄袭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