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S软件的分析功能主要围绕数据导入、指标统计和覆盖分析展开,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数据导入
添加Log文件 打开Tems Deskcat工具,通过“添加数据”功能导入Log文件,支持单个或批量导入。
基站信息导入
使用“maptools2006.xls”生成基站信息的MIF文件,导入后通过Tems Deskcat的地图工具添加基站层,确保测试覆盖范围准确。
二、指标统计
基础指标计算
- 信号质量: 通过“CallTracking”模块统计RxLevel(通话时取Sub值,空闲时取BCCHLevel)和RxQual(0-6级)的达标率。 - 接通率
$$
\text{接通率} = \frac{\text{接通总次数}}{\text{主叫试呼总次数}} \times 100\%
$$
需剔除被叫未接通和周期性位置更新导致的未接通。
- 掉话率:计算公式为:
$$
\text{掉话率} = \frac{\text{掉话总次数}}{\text{接通总次数}} \times 100\%
$$。
自定义统计项 可通过“Analysis”模块添加自定义指标,如信号强度变化率、特定频段干扰强度等。
三、覆盖分析
生成覆盖图
选择需要分析的数据,通过“CallTracking”模块生成覆盖图,可直观展示信号强度分布。
编辑图例与模板
在覆盖图窗口可调整阈值(如RxLevel、RxQual)、颜色及点大小,并保存为模板以便重复使用。
结合地理位置分析
导入基站位置信息后,可在地图上叠加覆盖图,分析地理区域的信号覆盖情况。
四、其他注意事项
数据预处理: 建议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剔除异常值和错误记录。 工具优化
版本差异:不同版本(如Investigation与Deskcat)功能侧重不同,需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模块。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地分析TEMS测试数据,为网络优化提供有力支持。